往期目录
文章荟萃
从“致良知”看王阳明的为学
来源:2014年第11期 作者:高文超 苏长好 点击:
次
“致良知”注重向内发明本心,以求心有所得,同时向外推致良知、本心于万事万物。不同于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致良知”的提出是王阳明“兼知兼行”、“知行合一”主张的最好阐释,“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本是人人都具有,本性自然之状态,而“致”的过程也就是扩充良知于外物的过程,推广本心良知于外事外物,这样就把知与行结合起来,知的过程也就是行的过程,在行中也即会有新知,知行合一。而如此看来,正是“致良知”的悟得,成就王阳明为学之思想。一、为学方向王阳明认为外在之物理终究不能印证本心,故为学之方向应是向内地探求,寻求本心的发明,就如同他后来所说的那样,孝顺之理,在父母长辈身上寻求,显然是不能得到的,而应该是向内在的本心上寻求,如果内在之本心有孝顺之良知,则将其外显出来,也就表现为孝顺之举止,他认为人性本是至善的,不善之所以产生乃是受到后天私欲之蒙蔽本心,“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 ...
- 上一篇:园林工程小品建筑设计
- 下一篇:硅外延表面雾缺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