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荟萃

浅谈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新闻报道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当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比传统广播新闻报道与新媒体形式新闻报道的异同,找出各自的优点与劣势,进而得出传统广播新闻报道的特色与所处困境,最后提出在外部环境影响和同业竞争中,广播新闻报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着力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新闻报道;困境;出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极大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习俗和文化习惯也有所改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式发展更使大众信息传播的方式产生了彻底的变革,曾经在大众传播领域中占有绝对领导地位的广播新闻报道,逐渐在新媒体的夹击中失去了昔日地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以技术手段的革新颠覆了大众传播的旧有格局。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以计算机和移动通讯设备为载体,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捷,信息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互动的频次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新媒体夹道而来,部分大众传媒受众已将互联网作为主要信息的获取渠道,传统媒体的收看、收视及收听率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影响下,传统媒体纷纷积极转型与互联网媒体相交,发生了媒介融合,如部分报纸媒体停止发行,把内容转向互联网主页、微博或微信;电视媒体将节目以互联网点播的形式放在互联网上供用户观看等。电台广播本身具有独特的传播渠道,与电视、报纸媒体不同的是,即使将内容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收听,根据调查,电台广播的受众现仍以传统直播频率为主,且收听时间、频次与受众人群构成均具有其独特表征。因此,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整体趋势下,广播新闻报道作为广播媒体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应探索出一条发挥自身优势,以内容取胜的发展道路。 
  1 大众传播的外部环境因素 
  1.1 社会经济发展,个体表达诉求增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有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发展,对商品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诉求逐渐提高。尤其是进入2000年后,随着国内外各层次交流的增加和深入,喇叭裤、录音机等时代流行标志不再显著,我国大众审美变得更加多样化。而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掌握社会流行话语权的青年人带领下,人们的集体性格也发生了变化。这体现在个体意识注重自我尊重,对于表达自我的诉求越来越突出;标新立异不再是独特的现象,有别于人也常见于社会生活之中。在民众追求自我、寻求外部关注的意识驱动下,新媒体为个体表达提供了简单有效的传播渠道,因此,互联网媒体一经产生便迅速爆发,全面冲击传统媒体。这场大众传播方式的变革,究其根源,是来自于受众的意志要求。 
  1.2 科学技术发展,为传播提供创新载体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众逐渐享受到计算机科技飞跃式发展带来的各项便利,电话线、网络光纤等基础通讯设施的持续建设使互联网的普及具备了前提条件。在这期间,互联网以新闻门户网站为主要内容展现形式,以新闻评论、论坛和博客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交流绝大部分是公开的,更易产生观点碰撞、引起话题,进而扩大信息交流范围,这种裂变式影响甚至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互联网媒体的存在,使受众传统媒体单项传播的方式逐渐失去吸引力。此外,智能手机逐渐普及也进一步提高了互联网媒体的使用率。智能手机功能较完善,使用粘性强,传播受众可在任意时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媒体发布和获取信息,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媒体的兴盛。 
  2 传统广播新闻报道与新媒体新闻报道的异同 
  广播新闻报道是广播电台以口播新闻、广播讲话、录音或现场报道、实况转播,录音剪辑和配乐广播等体裁,使用音响和口语,通过电台直播频率进行的信息传播。而新媒体新闻报道则是采取以互联网为传输渠道,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客户端,使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发布新闻信息。广播新闻报道与新媒体新闻报道既具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2.1 广播新闻报道与新媒体新闻报道的相同之处 
  广播新闻报道与新媒体新闻报道都是对于新闻具有新闻采集的过程,都应遵循新闻传播关于及时、真实、客观、准确的原则。两种新闻报道都有可能接受到受众的反馈,且都有可能与受众产生互动。 
  2.2 广播新闻报道与新媒体新闻报道的相异之处 
  首先,二者对于新闻的采集有所不同。广播新闻报道因其行政背景,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可在行政部门获得独立采访的权力;而新媒体中仅有“触网”的报纸媒体具有同一采访权利,大多数新媒体新闻报道聚焦于公开发布的消息,通过网络数据抓取已存在的信息,少数新闻门户网站具有新闻采编人员,但采编内容主要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一般内容。 
  其次,二者新闻的制作有所不同。广播电台因其行政媒体的属性,在广播新闻制作和播出的各个环节均需层级审核后方可播报;而新媒体新闻传播者或互联网媒体企业中新闻版块的制作者,更多的是处于新闻发生地点的个体。在新闻报道的制作上,广播新闻报道立足于严肃新闻,新闻报道以口播新闻等传统体裁形式;新媒体新闻报道则可采取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或几者相结合等多种体裁进行,且因其语言、形式活泼多样化等特色受到不同偏好受众的欢迎。 
  最后,二者的受众参与度不同。广播新闻报道以单向传播为主,受众在对节目内容参与和反馈主要采取致电、致函的方式。信息传播者在接到受众反馈后,一般也采取单独回电或回函,整体信息的交互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对其他受众公开。新媒体新闻报道的展示方式一般为新闻报道文本后缀受众评论区,受众可在阅读或观看新闻报道后直接发表评论看法,且反馈与新闻同样公开。在全面展示舆论风向的同时,受众之间可就不同观点交流,进一步加深互动程度。 
  3 传统广播新闻报道的特色与困境 
  3.1 广播新闻报道的受众分析 
  广播新闻报道因以声音传播的方式,与传统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具有不同的受众群体。长期以来,受众收听广播的场所最常显示为“在家中”及“在车上”,且收听方式以传统直播频率为主。根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对于城市广播收听率的调查显示,从2012年起,城市广播收听场所在车上的比率逐年上升,车载广播收听率在2016年达62.6%。这表示在城市交通早晚高峰时,广播新闻报道收听率同时达到最高。但与此同时,在家收听作为主要收听广播场所的比率持续下降,且下降比率大于车载广播收听率的增量。因此,从整体看,广播新闻报道仍然被分流了部分受众,广播新闻报道收听率不容乐观。   
        3.2 广播新闻报道的特色 
  从传播内容上看,新闻和时事报道作为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以其严肃、客观、及时、准确等播出特色,拥有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12城市)如北京广播电台新闻广播(FM100.6/AM828/CFM90.4)的《整点快报》节目,通过直播的方式滚动报道北京和国内外时事,受到听众广泛喜爱。 
  从传播方式上看,广播新闻报道以人类听觉为通道,以声音为信息传播主要方式。电台播音员在向受众传达新闻报道的同时,其专业播音语言可通过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的变化展现新闻场景,传递出电台或播音员本身对新闻消息的看法和感受,以声音带动受众产生共情。同时,现场报道或录音报道将场外声音收入报道中,在播出时完整还原新闻现场,给受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触。 
  3.3 广播新闻报道的困境 
  与新媒体新闻利用互联网数据对新闻进行挖掘和整理,进而创造出更多话题相比,广播新闻报道仍以传统形式对新闻进行采编播放,弱于对受众反馈的收集和后期延伸性的新闻主题的追寻,使广播新闻产生“及时性强但后继乏力”之感。此外,相较于广播新闻报道,新媒体新闻报道因其不受限制的行业特征,更善于使用感染力强的语言撰写新闻文本,有时还会在编辑时加入部分主观感受和评论,使新闻报道看起来情感更直接、更深刻,影响力更加广泛。 
  总体来说,在新媒体席卷而来之时,广播新闻报道虽然独具特色,但囿于传播方式,困于缺乏创意;仍守在传统新闻报道的行走路线中,在新闻报道内容、形式,以及与受众的互动方式上,都缺乏变革型的创新。 
  4 传统广播新闻报道的出路之探 
  在当今大众传媒行业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广播新闻报道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顺应时代潮流,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广播新闻报道首要是要守住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摆正公正客观的态度,守住新闻舆论工作的通则,顺应新时代人们内心的诉求;以新闻纪录历史进程,将社会责任感和对时代的情感融入新闻的采集中,牢记新闻应以内容致胜,在制作中注重挖掘新闻本身的吸引力;同时发扬传统广播新闻报道长期树立起来的品牌优势,适时集中投入力量,开展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使广播新闻报道展现出独立的采编特色和鲜明的报道风格。 
  广播新闻报道还应主动融合新媒体,探求新媒体的渠道优势,积极创造渠道和技术的共享条件,如深度学习大数据获取的用户偏好,分析广播新闻报道受众组成和收听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节目组合方式,在新闻报道节目中增强互动;同时在广播报道的技术上追求创新,如使用技术手段更好地还原新闻现场等。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应探索广播新闻报道节目的新形式,抓好重大典型、重大时间的报道,充分发挥传统广播的独特优势。节目编排要灵活,增强节目的吸引力。着力吸引新时期的受众,如尝试广播新闻与广播剧的结合等。新闻报道要及时,写稿、编稿以及审稿要快,注重新闻时效性,增强广播新闻报道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成文胜.《广播新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李文宝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5(23):49. 
  [3]王志.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面临的挑战[J].,2017(02):28-29. 
 
《中外企业家》  主管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办单位:中外企业家杂志社    ISSN:1000-8772    国内刊号:23-1025/F    邮发代号:2-287    创刊年:1984
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本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