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荟萃

论高校英语评价体系的去中国化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摘 要:高校英语教学在目的语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在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文化对英语发展的反作用仍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主要从评价体系方面透视英语教育中的去中国化现象,希冀逐渐改善本土文化缺失这一局面。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国文化;文化缺失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L17ASS001)的研究成果。 
  1 引言 
  全国高校专业英语四级、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是中国国内考查全国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及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标准化考试,考试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评估教学质量,通过成绩的反馈进一步改进教学大纲、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但是无形中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试成绩已经成为国内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国内的求职、加薪、跳槽、职称评定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中国制定的考查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考试,由于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因,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体系也在不断改革。虽然面临着国外雅思、托福、GRE考试的挑战,但无可否认的是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是国内衡量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最具权威性的考试。 
  2 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 
  中国高校大学生数目庞大,建立中国本土的英语测评体系有利于中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从长远看,对于我国语言经济的保护以及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不过虽然是本土的英语测评体系,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却很少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与国情,不禁让人遗憾。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提出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其中最后一项较好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势文化传统的能力。[1]”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在专业四级考试还是专业八级考试中,有关中国文化的考查几乎难得一见。专业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包括写作、听写、听力理解、完型填空、语法词汇、阅读理解。任何一个考查部分,都很难寻到中国文化的踪迹。2012年英语专业四级的作文题目是The Dragon Boat Festival,这种通过英语考查中国文化素养的题目非常值得推荐。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自1991起开始实行,题型包括听力、阅读、改错、翻译和写作,2005年专业八级考试新增人文常识测试。新增的人文常识测试突出专业英语教学对文化知识的重视,该题型的测试范围是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知识;英语文学知识;英语语言知识。很明显,人文常识考查的是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现状及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并未涵盖在内。专业八级是国内英语测试的最高标准,难度更是和GRE有一比,而且专业八级考试比GRE多了英译汉和汉译英的题目。英译汉题型要求应试者运用英译汉的理论和技巧,翻译英、美报刊杂志上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论述文以及文学原著的节录。速度为每小时约250-300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汉译英题型要求应试者运用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翻译我国报刊杂志上的论述文和国情介绍,以及一般文学作品的节录。速度为每小时约250-300汉字。译文必须忠实原意,语言通顺。汉译英题型明确地将中国元素纳入到专业八级考试之中,不过从近几年的汉译英的题目来看,中国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要是针对翻译技能的考查。 
  3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大规模标准化英语考试,自1986年实施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断地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不同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2005年,四、六级考试改革了计分体制,由原来的100分制改为710分,考试内容从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向以听说为主、兼顾读写,听力部分测试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这反映出当时社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视。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再次调整,新增段落翻译题型,所占分值为15%,翻译考查的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这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首次将中国文化元素明确纳入到四、六级考试体系之中。不可否认的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风向标,中国文化元素的加入已经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反拨作用,高校英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输出的意识。 
  2013年改革后首次四级考试与六级考试6篇翻译文章分别涉及了中国茶、中国的烹饪、中国结、中国园林、中秋节和丝绸之路6个鲜明的中国主题,这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再教育。例如,中国茶的历史,中国餐的特点,中国结的婚姻家庭内涵,中国园林中的中国传统的天人观,中秋节与感恩节的比较,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当代大学生未必知晓,通过英文翻译反而促进了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精髓的了解,一举两得。不过,段落翻译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翻译能力,思想的深度很难通过翻译来体现,相对地,写作倒是考查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深层理解的一个更好的手段。同时,段落翻译在四、六级考试中所占分数比值为15%,并且听力与阅读部分所占分数比值为70%,听力、阅读测试的题材在近20年中始终以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历史、习俗、人物传记为主,总的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此番改革虽然第一次明确了中国元素在四、六级考试中的地位,但是四、六级考试作为本土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价标准,中国特色还是比较少的,或者说中国文化的弘扬尚停留在本土文化意识觉醒的初级阶段。 
  4 结语 
  正如国际著名语言测试专家巴克曼(Bachman)所说,“测试实质上是为了满足教学系统或整个社会的需要而存在的[2]”。测试与教学是相得益彰的,英语教学目标的每一次阶段性转折都会伴随着相应的考试改革,考试又会促进新教学大纲的实施。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英语”教学已成为必然,不过“中国英语”的教学意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虽然教育部一再要求淡化考试在教学中的地位,但英语专业的四、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于英语教学的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顺应“中国英语”教学的时代要求,构建与“中国英语”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测试标准,发挥、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有效地推动“中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值得英语教育者深思。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8. 
  [2]Lyle F. Bachman.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279
《中外企业家》  主管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办单位:中外企业家杂志社    ISSN:1000-8772    国内刊号:23-1025/F    邮发代号:2-287    创刊年:1984
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本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