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文章荟萃
议外经企业“走出去”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议外经企业“走出去”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加之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本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也顺应时代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我国企业经营与国际化接轨,在这些政策的支撑下,很多企业“走出去”业绩明显。然而,我国外经企业要做到完全“走出去”,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怎样不断提高我国外经企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其在“走出去”的进程中,不仅能够走得出去,还能够走得长远和长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境外承包工程这一外经企业业务平台,分析了外经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境,并给出了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外经企业 “走出去” 困境 应对措施
自从我国2001年成为WTO成员国,我国企业被允许进入WTO 成员的建筑业市场, 以及关税壁垒减少后,我国企业将以更加低的境外承包工程成本优势开拓发达国家广阔的建筑业市场。自1978年,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成为我国企业最早“走出去”的方式以来,虽然我国外经企业“走出去”历时30多个年头,历尽坎坷,走出了几分精彩,但是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外经企业要实现真正“走出去”仍然面临着多重困境。
一、外经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境
1.企业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受到限制
目前从我国境外承包工程企业整体规模来看,除了少数原中央各部的专业性公司和某些实力雄厚的省市大企业(如大连国际、安徽外经、上海外经、江苏外经等)之外,绝大多数的该类企业都是小型规模,结构单一,竞争力不足,很多仍旧以劳务分包为主,得到工程总承包的机会比较少。从企业涉足的市场范围来看,比较过于集中,大范围针对性发展受到限制。虽然近几年我国境外承包工程企业经营范围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的扩大,但是仍旧停留在亚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地区,甚至还有非洲等贫穷落后的地区,而在欧美等重点业务地区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2.融资困难, 企业无法获得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进行境外工程承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等的限制,没有能力承接大型的承包项目。并且由于一些政策上的限制,比如我国出口信贷利率甚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贷款利率、我国信贷还款期比国外一些国家的还款期短等等, 使我国外经企业在以自有资金承包国际工程项目方面力不从心。由于自有资金的不足,我国外经企业需要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获取足够的资金,但是我国外经企业的融资能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实力。外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首先,融资方式单一,渠道过窄。我国还不能采用国际通用的融资方式,在国际融资方面比较薄弱,只能靠单纯的国内融资,但是由于政策上的局限和抵押及担保上的限制,国内大部分银行不愿意向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提供数额较大的贷款,即便有的银行愿意提供贷款,但往往条件非常苛刻;其次,融资成本过高。对于规模较小的外经企业来说,由于资源、渠道等方面的限制,进行融资投入的成本过高,甚至有的融资成本占据总经营成本的20%以上,企业不堪重负。
3.境外工程承包管理和技术人才紧缺
高水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失使得我国企业在境外工程承包的各个方面远低于国际水准。除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流程之外,我国外经企业目前还缺乏如下管理人才:1)实战经验丰富的境外工程项目管理人才;2)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的主力管理人才; 3)境外工程造价评估和报价人才;4)具有丰富的境外工程法律知识的法学人才;5)境外工程合同管理人才;6)境外工程融资能力强大的专业融资人才;7)精通多门外语、熟悉多国文化的外语人才。 上述这些人才的缺乏不但使得我国外经企业优势在境外工程承包方面无法完全发挥,还严重阻碍着工作的顺利展开。
4.业务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外经企业的业务管理和增长方式不能完全摆脱粗放型的弊端,业务量和收入的提升仍旧取决于承接工程的数量多少,而不看重业务质量的提升。一些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他们盈利能力比较弱时,不是考虑工程效益的改善,而是盲目地寻求工程数量的增加,业务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在项目融资上,我国外经企业缺乏足够的集中资金能力、境外融资经验和强有力的信用;在项目施工和技术创新上,我国外经企业缺乏能够受保护的专有和专利等技术;在信息建设上,我国外经企业缺乏先进的国际项目操作系统和知识;在成本管理上,我国外经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较弱,处理国际赔偿纠纷等事件经验缺乏;在人才方面,缺乏熟悉国际市场技术标准、操作规范以及市场运行规则的各类人才。
5.市场准入壁垒
相较于国内的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该类市场建设非常成熟,而这对于不够完善或正在摸索中的我国市场的进入来说是一种壁垒,国外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人员注册资格、专业执照或企业许可等制度,对我国外经企业的进入形成了严重的打击。另外,国际上在专业人员的资历认可的偏见也阻碍我国外经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很多国外发达国家都不认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资历。而且针对这种障碍和壁垒我国在技术及法律层面都还未能和国际市场完全同步。最后随着国际贸易市场标准化程度越来越深,我国外经企业将在资质和服务等方面面临新的壁垒。
二、应对措施
1.重新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对资产进行优化
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和资产的重组,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提高竞争力。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重点关注各类企业的重组、联合,并对成功的联合重组案例进行分析、经验总结和推广。并研究制定鼓励、支持的政策措施,对各类外经企业进行联合和重组进行指导,加大境外工程承包行业重组、联合、改革的力度,以便快速组成一部分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大型的经营规模和突出的专业特色的境外工程承包的大型集团或企业。另外还要引进先进的产权管理理念,创造活力开放的新机制,对外来资本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2.建立健全的融资体制
首先,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外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加强重视,从各方面入手,为境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力量的资金支持。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并号召政策性及商业性银行为外经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对于境外工程贷款的利率、保险费率及期限等,适当予以放宽,给予外经企业最大的政策优惠;其次加大境外工程承包风险专项资金的投入,扩大此类资金的作用范围,简化使用流程;第三,在税收方面给予外经企业适当的优惠。比如对于从事境外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承包的企业,根据其对国家的经济贡献和所带动的产业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或其他税收优惠。
3.打造高素质、全方位人才队伍
首先要建立灵活科学的用人机制,在人才引用、培训及薪资分配、鼓励等制度上进行优化;其次要有勇于任用青年科技人才的魄力,并通过先进的人才激励制度的引入,建立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凝聚力和和心理的工程管理团队;第三,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用人艺术。除了在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方面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还要注重对他们国际法律知识、外语、信息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强化,并在人员利用上做到“以人为本”,爱护、关心人才,构建和谐的用人环境;最后,要结合工程当地的法律法规、劳务成本及工程本身需求,吸取先进国家和企业的属地化管理经验,大胆聘用外籍人才,特别是本土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4.提升外经企业自身能力
外经企业必须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资金、技术和管理密集的高端型企业转化,提升外经企业自身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首先国家要凭借优势企业和优势资金,注重重点市场的突破。我国现阶段相对具有实力和优势的企业是国有境外工程承包企业,应该以此类企业为核心, 通过合作、联合、兼并和合并等多种手段, 将最优资本和最优管理进行最佳组合,以此作为扩展国际市场的利刃,为我国外经行业整体发展创造契机;其次要注重多种经营的推进,创造“一种为主,多种发展”的经营模式,在做好境外工程承包这一主要业务的同时,还要向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咨询服务、境外加工组装等各个行业发展,努力对业务领域进行拓展,促进经营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5.多方入手,打破市场准入壁垒
第一,我国应该充分利用作为国际贸易组织成员所应该有的权利,对于针对我国出现的不合理阻碍进行严厉打击和清除;第二,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组织的有利规则在国际竞争市场上发挥自身企业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第三要时刻关注国际总承包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趋势,寻找机会为发达国家提供投资服务,从名义上进入市场,然后尽量对国际市场运营方式和规则进行掌握,不断夯实营销的基础,从而通过伺机并购当地企业将市场准入障碍清除。
除上述提到的问题之外,外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要深入了解当地的税收政策,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所在国的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
参考文献:
[1]孙进,对外开放中“走出去”战略与境外工程承包问题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04(06)
[2]张浩,对外承包企业的新挑战[J].国际工程与劳务,2008(9)
- 上一篇:探析强化经营成本对于控制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 下一篇:分析企业现金流量透视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