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文章荟萃
《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来源:2014年第32期 作者:黄小琴 点击:
次
1843年,马克思曾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凭借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群众深刻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之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众哲学》这本书曾经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发挥着凝聚民心、指引方向等重要作用。回顾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讲话,党中央强调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八大也再次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研读《大众哲学》,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具有重要启示。一、《大众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开始加快,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艾思奇正在日本留学,具有强烈 ...
- 上一篇:扬州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 下一篇: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分析